尊龙公司介绍

在古代,男人对美的追求并不亚于女性,最近热播的《》中,李现饰演的男主蒋长扬无疑是经典代表之一。

图片来源微博@国色芳华电视剧
《国色芳华》是一部以唐朝为背景的古装剧,男主蒋长扬官衔是“花鸟使”,专门负责为皇帝挑选美女和奇花异草。为了体现这一角色翩翩儒雅、放浪形骸的特点,在服化上绝对下足功夫。他的服饰以圆领锦袍为主,上面绣的纹样是唐代联珠团窠翼马纹,锦袍多以艳丽颜色为多,这也“张扬”出他的身份显赫。


图片来源微博
男子簪花是种“流行趋势”
在配饰的细节上,稳稳拿捏住古代美男子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。蒋长扬很多造型的幞头上都戴着花,这种男子簪花即是当时“流行趋势”也是身份的象征。


图片来源微博
男性簪花之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。当时屈原的诗词中常常有香草美人的比喻。他的代表作《离骚》中便多次提及到用鲜花,香草来装饰自己的描述。
到了唐代男子簪花更多是贵族阶层的身份象征,除了像《国色芳华》里蒋长扬这种高官簪花,像状元郎也会簪花骑马游街。花卉品级也有等级化,例如唐代珍贵稀少的红牡丹就只有皇帝会戴。

图片来源网络
到了宋代皇帝会赐花来表达对臣子的喜爱,甚至有新规“凡遇大宴并御筵,其所赐花,并须戴归私第,不得令仆从持戴。”条令一出,臣子簪花就进入了宫廷礼制。

图片来源网络
“簪花时尚”逐渐被民间效仿,“以俗为雅”的大众品味逐渐流行,无论像苏轼这种文人雅士,甚至水浒梁山好汉都簪花,并且赋予了“簪花”美好的愿景,尤其是男子对仕途的祈愿。


图片来源网络
有一幅名画《四相簪花》,扬州的一个后花园中有株芍药一枝上开了花,花色艳红,花蕊为金黄色,扬州这个芍药遍地开的地方,却没有见过这种奇特的品种,韩琦看见了后便叫上几个文人志士去观赏,应刚好是四人,正称四花并蒂,意为祥瑞,于是簪在头上,而四人在机缘巧合下得了扬州芍药花后,相继做了宰相,世人艳羡,纷纷效仿,希望仕途顺利。

《四相簪花》图片来源网络
宋代晚期是男子簪花的最鼎盛时期,纵使战乱,却有一种越困顿越唯美的意境,对美的追求,也是乱世里的恣意超脱。
1:1还原古代黑科技
除了簪花,蒋长扬腰间所佩戴蹀躞(xie)带也及其考究,可以理解为古时候的“腰带”。剧中并没有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比例而刻意调高腰下位置,而是参考古画中蹀躞带的位置,还原度很高。


图片来源网络
蹀躞带根据带銙的材质和数量也不同,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地位,同时它也很实用,像剧中蒋长扬的蹀躞带上挂了玉佩、香囊和鞶(pan)囊。
“一至三品用金玉带跨,共十三枚;四品用金带跨,十一枚;五品用金带跨,十枚;六至七品用银带跨,九枚;八至九品用鍮石跨,八枚;流外官及庶民用铜铁跨,不得超过七枚。” 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
古人对于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,而是源于玉的品格,古语有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。在角色塑造上,也和蒋长扬“外在纨绔,内在君子”的形象契合。他剧中所佩戴的鞶囊是用于盛装官印和印绶,而金制的香囊可是1:1还原的当代文物—唐代镂空金香囊。它是古时候黑科技,无论怎么转动香料都不会掉出来,如今这个文物藏于成都博物馆。不禁感叹古人的伟大智慧。

图片来源网络
扇子在古代是“时尚单品”
还有一个及其能凸显蒋长扬“花鸟使”身份的就是扇子。扇子可以说是古代男人们最能耍漂亮的“时尚单品”了。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,功能也并不是用来纳凉,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。因扇子多见于皇宫中,所以又叫“宫扇”。隋唐之后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,视其为“怀袖雅物”。

图片来源微博
剧中男主有两把非常显眼的扇子,一把是“出场遮面”的御赐老花款,扇面纹样复刻了唐朝织物的纹样,材质是象牙镂空雕刻,为了更加凸显“花鸟使”风流外形,特意用了女款的扇子。还有一把是遮面的羽毛扇,用白鹅翎羽制成,浮夸的造型既雅士的风骚又有官仕的贵气。
《国色芳华》精良的服化道算是真实历史的“缩影”,可以从中看出古人的审美多元化,以及他们有着对文化审美情趣的自然表达,不会因为性别区分而刻意迎合或局限审美,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于生活豁达乐观的态度。就像男子簪花、佩玉、持扇等,这些看似追求外再美的配饰,不仅是风雅习俗,更是古人不拘小节、放浪形骸的浪漫情怀。同样在现代,对美的追求更多是对自我提升和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。而我们也正在打破对于美的局限与诠释,谁说只有女人才有追求美的权利!
BAZAAR Jewelry 原创内容
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如需转载,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
出品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